揭秘中国自主研发“超级装备”,登上18次热搜的央视纪录片又有延伸

百度新闻   2023-07-31 18:51:05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‘超级装备’不光是体积庞大,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科技含量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“超级装备”。

世界首座用“低热水泥”浇筑的白鹤滩水电站大坝,有哪些特别的细节?能第一时间发现3毫米肿瘤病灶的人体内部“哈勃望远镜”,是如何“种”出一颗颗锐利的“晶眼”?掌握“轻功水上漂”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“鲲龙”ag600,又是怎么在20秒内汲满12吨水?脱胎于央视大型纪录片《超级装备》的同名新书30日在徐家汇书院举行首发式,总导演韩晶说,“这本书从多维度揭示了超级装备的前世今生和台前幕后,对《超级装备》来说,纪录片+图书的形式,是最好的安排。”

纪录片《超级装备》第二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投资出品,国务院国资委、国家卫健委、交通运输部、国家能源局、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协拍,上海视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承制,聚焦中国在能源、医疗、基建、交通、救援领域最前沿、先进的尖端装备,展现中国科技进步为普通百姓带来的福祉。该片在cctv-9首播后广受关注,登上全网各平台热搜18次,#177秒看中国的超级装备##世界首座用低热水泥浇筑的大坝##脑起搏器如何改善帕金森症状#等话题累计阅读量破2亿。

韩晶介绍,“为纪录片的创作,我们花了2多年时间,10次北上,9次南下,3次出海,跑了33个城市和地区,走了6万公里行程,完成了18个最前沿、尖端的中国装备的拍摄,写下数十万字的创作笔记,有数百名研发制造人员和工程建设者接受采访,最终凝练成250分钟影像。被影像呈现出来的,是躯壳,是物理,而灵魂,是躲藏在装备背后的研发人员、制造人员数十年甚至是倾尽一生的心血和付出,也是纪录片创作者历经数年的心路历程。同名新书对影像做了很好的延展和扩充,增加了人物专访、导演手记、摄影师日志、配音幕后花絮等。玩过胶片的人都知道,没有显影液,胶片是不会显影的,这本书就是很好的显影液,把躲藏在装备背后的魂魄、精神‘显影’了出来。”

谈及纪录片与图书的区别,韩晶认为,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,相对“强势”,掌控着叙事和情绪的节奏,带着观众往前走;阅读的进度条则掌握在读者自己手里,阅读节奏可快、可慢、可控,可以停下来掩卷沉思,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思考,“其实文字本身就是压缩信息,因为文字有多种释义。我想,读这本书,就是读者参与并共同完成了对压缩信息的解压。”

在纪录片《超级装备》第二季中,由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2米pet-ct(探索者)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。樊嘉说,在医疗器械行业,通用电气(general electric)、飞利浦(philips)、西门子(siemens)这三家跨国企业被称为“gps”,过去几乎在医学影像领域“三分天下”,以“探索者”为代表的中国自主研发设备的崛起,不断攀登世界尖端仪器的巅峰,没有止境。

“当时在中山医院拍摄‘探索者’时,我们了解到,人体的肿瘤病灶一般要长到1厘米以上才有可能被检测出来。但这台2米pet-ct可以探测出3毫米的肿瘤病灶探,为肿瘤疾病的更早期诊断及医学干预提供了可能。”韩晶说,“与重型装备、庞然大物相比,尖端医疗装备可能外表并不起眼,但它的持续工作彻底改变了患者的未来人生。”

作为新书系列活动之一,8月5日,《超级装备》主创还将在新华文创·光的空间举办新书分享会,《超级装备》摄影展也将拉开帷幕。

本文作者:施晨露

推荐新闻